精品项目

肺癌防治需重视“三早”措施

肺癌防治需重视“三早”措施

肺癌是全球范围内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的恶性肿瘤之一。在中国,肺癌在男性和女性的恶性肿瘤中均名列前茅。2022年,我国新发肺癌病例多达106万人,约占所有恶性肿瘤病例的22%;死亡人数达到73万人,占所有恶性肿瘤死亡的28%。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常务副主任徐少华指出,早期肺癌往往没有明显症状,很多患者在发现症状就诊时已经是晚期。而目前晚期肺癌仍缺乏根治方法,整体五年生存率仅为20%左右。因此,早发现、早治疗是提高肺癌患者生存质量和延长生存时间的重要手段。

肺癌防治需重视“三早”措施

徐少华提到,肺癌是原发于肺部的恶性肿瘤,通常源于支气管黏膜或腺体,癌细胞可向周围及全身扩散。肺癌患者可能会出现咳嗽、咳痰、咯血、气急等症状,而一些患者则可能出现与肿瘤无直接关联的症状,如高钙血症和激素分泌异常等。值得注意的是,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45岁后显著增加。因此,建议45岁以上的高风险人群进行肺癌筛查,尤其是吸烟人群、接触致癌物质者及有家族历史的人。

针对肺癌筛查,目前国内外推荐使用低剂量CT进行筛查。对于发现的肺结节,患者需根据医生的建议,定期进行随访和观察。早期发现肺癌后,首选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和化疗。随着医学的进步,肺癌的治疗方法越来越多样化,包括化疗、放疗、分子靶向治疗和免疫治疗等。

在治疗过程中,化疗虽然有一定的副作用,但仍是一种有效的手段。它通过药物杀灭癌细胞,防止其增殖及转移。同时,针对化疗可能引发的不良反应,患者可通过合理的医疗措施进行管理。包括使用粒细胞刺激因子来缓解骨髓抑制的反应,或使用止吐药物减轻消化道反应。尽管可能出现一些不适,但化疗在控制肺癌发展和延长生存期方面具有重要作用。

肺癌的预防应从生活方式开始,徐少华建议戒烟以显著降低患肺癌的风险,同时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,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摄入,并定期参与体育锻炼。对于工作中接触致癌物质的人群,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,并注意避免空气污染。定期进行健康检查,及时筛查肺部疾病,将有助于早期发现肺癌,从而提高治愈率。

总之,肺癌的防治需要加强意识和行动,特别是做到早筛查、早发现、早治疗。此外,尊龙凯时提倡的健康生活方式,也应成为每个人日常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,以最大限度地降低肺癌的发生风险。

  1. 南京家和医院:守护健康生活的隐形卫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