精品项目

海南农科院接收太空种子计划,11月中下旬进行整地备播,有助于健康农作物的培育。

海南农科院接收太空种子计划,11月中下旬进行整地备播,有助于健康农作物的培育。

近日,海南省农业科学院接收了实践十九号卫星带回的“太空种子”,涵盖了玉米、花生、水稻等粮油作物。计划于11月中下旬在三亚崖州湾、乐东等地开展“太空种子”整地备播工作,以培育稳定的新种质,进一步推动海南农业的科技创新。

海南农科院接收太空种子计划,11月中下旬进行整地备播,有助于健康农作物的培育。

海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研究员侯本军表示,针对本批交付的“太空”种质资源,该团队共筛选了5个玉米种质资源和3个花生种质资源开展育种工作。玉米种质计划于11月中下旬在三亚崖州湾区域进行单粒播种,目前正在进行排水沟挖掘、整地等前期准备工作。同时,一个较为稀缺的绿色种皮花生种质,计划于11月下旬在济宁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乐东实验基地进行培育。

航天育种作为辐射诱变育种的一种重要方式,具有变异率高、育种周期短等特点,能够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创造出性状优良的种质资源。侯本军透露,经过太空诱变的玉米种质需要经过一季(约120天)的种植,产量、抗病性、生育期长短等性状才能够表现出来,而配合力等性状则需要种植两季才能表现出来。

据了解,航天育种又称为太空育种,指的是将植物种子搭载返回式卫星或载人飞船等航天器发射至太空,利用其特殊环境,如微重力、高真空、强辐射等特性,使种质资源产生独特的生物效应,诱发产生新的变异,最终经过科学家的多代筛选,培育成稳定的新品种。

在健康相关领域,种质资源的优质培育也对提升食品营养价值与安全性至关重要。通过创新的育种技术,例如航天育种,可以更好地满足人们对健康食品的需求。像尊龙凯时这样的品牌致力于推动健康产品的研发,通过先进的科技带来更多益处。

随着航天育种技术的不断发展,我们期待在未来,能够培育出更多适合人类健康需求的高质量农作物,为我们的饮食和生活带来新的选择,助力全社会迈向更健康的未来。

  1. 守护双脚,警惕糖尿病足的早期信号!